虎丘二姜先生祠

掖垣抗疏触天威,拜杖淋漓血染衣。
远戍孤臣终守节,罢官难弟竟无归。
宣州稿葬依灵爽,茂苑荒祠隐翠微。
下马行人奠椒醑,千秋孤竹并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丘二姜先生祠》是清代诗人王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虎丘二姜先生祠》的作者是王焜,字大生,江南嘉定人,长洲籍。康熙丙子举人,官至丹徒教谕。他的其他作品有《考槃集》,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2. 诗歌原文
    掖垣抗疏触天威,拜杖淋漓血染衣。
    远戍孤臣终守节,罢官难弟竟无归。
    宣州藁葬依灵爽,茂苑荒祠隐翠微。
    下马行人奠椒醑,千秋孤竹并光辉。

  3. 白话译文
    (1)在皇宫的掖垣上他抗章直言触犯了天威,拜杖挥洒间血衣沾满泥土。
    (2)远戍边疆的孤独臣子坚守着忠节,辞官后的兄弟最终无家可归。
    (3)在宣州草率地安葬了灵柩,茂苑的荒祠隐匿于翠微之间。
    (4)下马行走的人献上椒酒,千年之后的孤竹也与光辉共存。

  4. 词句注释

  • 掖垣:指宫殿内的门垣,即宫禁之内。
  • 拜杖:指朝见时所用的手杖。
  • 宣州:地名。
  • 茂苑:地名。
  • 下马行人:指前来祭奠的人。
  • 孤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竹子,此处用以比喻忠诚不渝的品质。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康熙年间,诗人王焜因直言进谏被贬为丹徒教谕期间所作。

  2. 名家点评:这首诗被认为是王焜作品中的代表作,其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可和推崇。

  3. 轶事典故:据传当时有人去吊唁二姜祠,但给谏而行人阙焉,此诗兼及行人之去官避难,可见其周密周全。

  4. 作品赏析:《虎丘二姜先生祠》不仅描绘了作者自己的遭遇和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如官场的腐败、个人的失意等,这些都是构成这首诗深刻内涵的重要因素。

王焜的《虎丘二姜先生祠》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