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酬升之即用来韵

听潇潇、画帘朝雨,茶炉闲伴幽独。
巴山旧侣经年别,却恨飞鸿断续。
风动竹。
喜点屐莓苔,传得吴笺幅。
一行书牍。
劝白帢论交,青樽结社,文酒莫相逐。
劳生事,也厌红尘万斛。
云林拟筑茅屋。
疏篱短彴天然好,添取老梅丛菊。
耕且读。
再约个吟朋,小住清溪曲。
西窗剪烛。
便温鼎分香,石床题句,抱被话同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酬升之即用来韵》是一首清代的诗歌,作者是王昶。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简介
  • 作者与时代背景:王昶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闲适生活态度。
  • 诗歌风格:王昶的诗歌风格典雅,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文学地位:在古代文学中,王昶的诗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视为清词中的佳品。
  1. 诗歌原文
  • 听潇潇、画帘朝雨,茶炉闲伴幽独。巴山旧侣经年别,却恨飞鸿断续。风动竹。喜点屐莓苔,传得吴笺幅。一行书牍。劝白帢论交,青樽结社,文酒莫相逐。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王昶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画帘朝雨”比喻清新的景象,“茶炉闲伴幽独”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描写,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对友情、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

《摸鱼儿·酬升之即用来韵》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王昶对人生、友情和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点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