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酬张大木先生

正萧萧朔雪暮寒馀,西风响荆扉。
叹荒江老屋,横桥小艇,访戴人稀。
乍喜白家菱角,剥啄寄新词。
多少殷勤意,谱入乌丝。
知是柴桑清兴,但香添银叶,琴按金徽。
向禅灯梵荚,老去作心知。
念生涯、寒蛩冻雀,更何时,结袜试荷衣。
相随往、寻梅问竹,小坐苔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甘州·酬张大木先生》是一首由王昶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西北边疆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下面将围绕这首诗作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昶(1609年—1687年),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字德甫,号述庵,亦号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人,乾隆十九年进士。王昶曾任刑部右侍郎,后因辞官专心学问与文学创作。
  1. 作品原文及注释
  • 原文如下:
正萧萧朔雪暮寒馀,西风响荆扉。  
叹荒江老屋,横桥小艇,访戴人稀。  
乍喜白家菱角,剥啄寄新词。  
  • 译文:正值朔风凛冽,雪花纷飞的黄昏时分,西风吹拂着破旧的门扉。我感叹在这片荒废的江边小屋中,只有那横卧的小舟和稀落的访客。突然间,收到友人送来的新鲜菱角,心中不禁欣喜若狂,仿佛听到了朋友的脚步声。
  1. 作品赏析
  •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寒孤寂的边塞图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西风”和“朔雪”等意象增强了诗境的冷寂感,而“荒江老屋”、“横桥小艇”则营造了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氛围。

除了以上关于《甘州·酬张大木先生》的介绍外,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内容补充:

  • 王昶的其他作品,如《秋日登太行山千尺坨》也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 王昶擅长运用古体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种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昶的《甘州·酬张大木先生》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诗歌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