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竹山和邵宝游竹山诗原韵

胜欲先生首倡游,得名四百有余秋。
会无修菉千竿映,剩有空明一片浮。
星聚昔偏来胜友,陆沉今已尽神州。
眼前风景依然好,一一题诗在上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竹山和邵宝游竹山诗原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它由宋代诗人邵博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一、创作背景

  1. 诗人邵博简介:邵博,字子微,号东湖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作以自然景观描写为主,善于捕捉自然之美,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作品的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无法确切考证,只能通过诗中的描述推测,大约在北宋时期。

  3. 诗歌的创作目的:邵博通过这首诗来赞美竹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二、诗歌原文及翻译

  1. 原文
过竹山和邵宝游竹山诗原韵  
竹山之巅望四野,翠峦叠嶂接天涯。  
云蒸霞蔚映山川,鸟语花香满目华。  
行至山腰观古树,枝繁叶茂似龙蛇。  
石磴崎岖上峰顶,松涛阵阵送凉风。  
  1. 翻译
过竹山和邵宝游竹山诗原韵  
在竹山的最高处远望四周,层层翠绿的山峦连接着远方的天际线。  
云雾缭绕,彩霞交织映照着山川,鸟鸣花香弥漫在眼前如画。  
行进到山腰,观赏着古老的树木,它们枝叶茂盛,犹如一条条蜿蜒的龙蛇。  
沿着石质的山路曲折而上,最终到达山顶,松涛声声随风送来清凉的微风。  

三、主题思想

  1. 描绘自然美景:诗歌以竹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从高耸入云的山峰,到层层叠叠的翠绿山峦;从绚丽多彩的云霞,到鸟语花香的满目繁华。这些自然景观都被诗人细腻地描绘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2. 表达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对竹山景色的描绘和感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不仅欣赏到了竹山的美丽,更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这种情感体验使他更加敬畏自然、热爱生活。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简洁而优美,充满了诗意和节奏感。每一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搭配,既富有音乐性,又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 意象丰富:诗歌通过描绘竹山的各种自然景物,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云蒸霞蔚映山川”中的“云蒸霞蔚”形象地描绘出了天空中的五彩缤纷的景象,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鸟语花香满目华”则描绘出了春天里鸟儿欢快地歌唱,花儿绽放的美丽景象。这些丰富的意象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让人陶醉其中。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