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敬步大人原韵

闲访龙泓洞,来登灵鹫峰。
冷泉鸣曲涧,怪石偃长松。
径僻犹藏寺,山深信有钟。
探幽随杖履,老衲笑相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隐寺敬步大人原韵》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灵隐寺的敬仰和游历体验的诗作。《灵隐寺敬步大人原韵》的作者是清代诗人王德棻,这首诗全文如下:

  1. 作品原文及翻译:《灵隐寺敬步大人原韵》全文如下:

闲访龙泓洞,来登灵鹫峰。
冷泉鸣曲涧,怪石偃长松。
径僻犹藏寺,山深信有钟。
探幽随杖履,老衲笑相逢。

  1.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为清朝诗人王德棻。王德棻生活在清代中晚期,他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一定的重视和传播。尽管关于他的具体生平信息不多,但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德棻可能是一位热爱自然、崇尚宁静的文人。

  2. 诗作鉴赏分析:王德棻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他对灵隐寺及其周边风景的喜爱。从诗句“闲访龙泓洞”到“来登灵鹫峰”,诗人通过对寺庙和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古刹的崇敬与向往。此外,诗中提到的“冷泉鸣曲涧”、“怪石偃长松”等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后,“探幽随杖履,老衲笑相逢”则传递了与僧侣相遇并共度美好时光的喜悦情绪。

  3. 文化背景:在唐代,王世贞曾游览过灵隐寺。他在其著作《题灵隐寺壁》中写道:“步屧径垂尽,招提天忽开。” 描述了他沿着山路行走直至尽头,然后豁然开朗,发现了灵隐寺的景象。而宋代诗人宋之问也曾写过有关灵隐寺的诗作,进一步丰富了该地的文化内涵。

《灵隐寺敬步大人原韵》是一首反映清代诗人王德棻对于灵隐寺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赞美之作。诗中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宗教场所的独特情感以及他们所倡导的和谐自然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