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元书院仰山轩联

岳峙层霄,海内斯文尊北斗;
雷鸣昨夜,天公有意属南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广州应元书院仰山轩联》出自清朝王凯泰之笔。这句对联“岳峙层霄,海内星辰尊北斗;雷鸣昨夜,天公有意属南州”不仅描绘了书院的地理环境,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以下是关于这幅对联的详细解读:

  1. 背景介绍
  • 应元书院位于广州越秀山麓,最初是应元宫雷神庙。
  • 清同治八年(1869年),布政使王凯泰将应元宫改建为书院,并开始招收全省举人肄业,书院因此生额达65人。
  • 书院内部建筑众多,如乐育堂、红杏山房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清代的建筑风格,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1. 文化价值
  • 对联展现了书院的教育目的和文化追求,强调学问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中的引领作用。
  • 对联中所蕴含的天文地理知识,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天象的关注及对自然的敬畏。
  1. 文学意义
  • 作为一副对联,它不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情感和理念的交流。
  • 通过这副对联,王凯泰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理想,以及他对学子的期望。
  1. 艺术特色
  • 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王凯泰的书写风格清晰流畅,显示了其良好的书法功底。
  • 对联的意象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文化积淀和哲理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天文地理、崇尚自然和谐的精神内核。

王凯泰所作的《广州应元书院仰山轩联》不仅仅是一副普通的对联,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缩影。通过对联的鉴赏,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其在当代依然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