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不到西川路,捧诏今看使者行。
乱后草堂江燕在,春华剑阁杜鹃鸣。
桥边旧迹怀司马,山下新祠吊孔明。
尚有焚香诸父老,相持杯酒话销兵。
送向西昆使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向西昆使蜀》是一首由清朝诗人王广心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使者西行蜀地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期盼。
首先来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送向西昆使蜀》作于顺治六年,当时王广心作为一位进士,在担任御史期间巡视京、通二仓,清理漕政之弊,并上疏三十余次。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于政治改革的热情。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使者赴蜀途中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其中“乱后草堂江燕在,春华剑阁杜鹃鸣”一句,生动地勾勒出战后成都草堂的宁静与剑阁的悲凉景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再次,在艺术表达上,王广心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观,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后,从历史影响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广心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可以看出《送向西昆使蜀》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清朝初期的政治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和平,关注国事,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