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吟

春风三月草萌芽,谁家客子远辞家。
高馆沉沉昼欲暮,胜事自知长咨嗟。
行吟坐惜春归去,一春未见桃李花。
桃李花飞减却春,繁华一去蹴香尘。
成阴结实今何许,欲问悠悠行路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闲吟》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种闲适和谐的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初夏闲吟》的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易学家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后人称百源先生,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邵雍少有志向,曾随父迁居共城,后来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他创作了《先天图》、《观物篇》等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 诗歌原文:绿杨深处啭流莺,莺语犹能喜太平。人享永年非不幸,天生珍物岂无情。牡丹谢后紫樱熟,芍药开时斑笋生。林下一般闲富贵,何尝更肯让公卿。
  • 主题思想:《初夏闲吟》主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绿杨深处啭流莺”描绘了初夏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人享永年非不幸,天生珍物岂无情”则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平和生活的赞美。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比牡丹与紫樱、芍药与斑笋的生长过程,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互依存、共同生长的美好景象。

《初夏闲吟》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不妨放慢脚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验生活中的简单与宁静,从《初夏闲吟》中得到一些灵感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