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一 和李后主

杜鹃声里春将老。断送花多少。
几层杨柳几层风。总付银屏金屋梦魂中。
合欢枕上香犹在。好梦依稀改。
回环锦字写离愁。恰似潇波不断入湘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和李后主》是清代王士禛创作的一首词,并非刘辰翁所作。该词描绘了杜鹃声中春天的逝去和李后主梦境的虚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创作背景:《虞美人·和李后主》是清代王士禛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王士禛生活在康熙年间,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了严格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王士禛本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和借鉴。在创作此词时,王士禛很可能受到了李煜(即李后主)的词风影响,尤其是其词中所表现出的深情与哀愁。因此,《虞美人·和李后主》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更是王士禛对李后主词风的一种致敬和模仿。
  2. 主题表达:《虞美人·和李后主》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词以杜鹃声中的春天将老为引子,通过对乱山残烛雪和风的景象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忧郁和无奈。词中的“梅梢腊尽春归了”和“年光老去才情在”等句子,透露出词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岁月无情的叹息。此外,“合欢枕上香犹在,好梦依稀改”等句子,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梦中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中现实的无奈。整首词充满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
  3. 艺术特色:《虞美人·和李后主》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首先,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例如,“乱山残烛雪和风”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暗含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其次,词人的语言优美流畅,善于运用叠字和对仗技巧,增强了词作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最后,词人的情感深沉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词中的情感波动。

《虞美人·和李后主》不仅展示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能,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艺术特色来看,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