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和漱玉词

香闺小院闲清昼。
屈戌交铜兽。
几日怯轻寒,箫局香浓,不觉春先透。
韶光转眼梅花后。
又催裁罗袖。
最怕日初长,生受莺花,打叠人消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花阴·和漱玉词》是清代王士禛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述了香闺小院的宁静,春寒带来的不适,以及与自然节律相协调的生活情趣

《醉花阴·和漱玉词》是王士禛在清初时期所作。王士禛是清朝初年的杰出诗人,其诗作以清丽澄淡著称,而《醉花阴》则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的细腻感知。此首词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折射出社会文化背景。

词中通过描绘“几日怯轻寒,箫局香浓,不觉春先透”等细节,展示了作者在特定季节中的微妙感受。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古人对于四季变化的独特感受及其情感反应。同时,词中的语言运用也十分讲究,如“几日怯轻寒”,表达了作者对春寒的敏感和不适应,“怕日初长”则展现了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观感。

从历史角度分析,这首词的创作和流传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它体现了清代初期词作的风格特征,即结合了传统文学的严谨与清新自然的表达手法。王士禛作为清代初期的文学巨匠,其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清代初期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醉花阴·和漱玉词》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清代初期文人生活、心理、哲学思考的综合体现。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清代初期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