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 其四 赵北口柳枝词

楼船仿佛小江南。
才剪溪藤蜀罽帆。
飞花相送向何处,柳外官桥黄布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外垂杨湖上茭,夜来春水欲齐梢。波浮碧藻金鱼尾,风堕红翎玉剪巢。”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柳枝·赵北口柳枝词》中的一句。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夜晚湖边景色的宁静与美丽。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和分析:

  1. 作者介绍:王士禛,字子真,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是清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叶羲昂、纳兰性德并称为”清代三大词人”。他的创作风格豪放不羁,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其作品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2. 诗歌原文
    湖光如镜复如酥,柳色迢迢入大沽。 亭午银鱼风渐小,一帆春水到蠡吾。

  3. 诗句解析

  • 湖光如镜复如酥:形容湖面波光粼粼,犹如镜子般光滑明亮,或者像奶油一样柔滑细腻。这里的”如”字多次出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画面感。
  • 柳色迢迢入大沽:指柳树的绿意远远延伸至大沽地区,”迢迢”一词用来形容距离遥远或道路漫长,增添了一丝诗意和遐想。
  • 亭午银鱼风渐小:在中午时分,湖面上的鱼儿随风摇曳,显得更加灵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力逐渐减弱,为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
  • 一帆春水到蠡吾:描绘了一叶扁舟在春水的护送下,缓缓驶向蠡吾的景象。这里的”蠡吾”可能是某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用以点染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意表达。
  1. 艺术手法
  • 比喻: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手法,如将湖水比作镜子和奶油,以及将春风和柳枝比作银鱼和红翎,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感都得到了增强。
  • 色彩描写:通过”如镜”和”如酥”等描述,诗人成功地捕捉了湖光春色的色彩特征,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春天景色。
  • 动静结合:在静态的描写中融入动态的元素,如”银鱼风渐小”,让整个场景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同时也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王士祯的《柳枝·赵北口柳枝词》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艺术的表现。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王士祯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给了读者,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