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度柴关岭

栈中新涨未归槽,百丈柴关水怒号。
鸟语不闻深箐黑,马蹄直上乱云高。
天垂洞壑蛟龙蛰,秋老牙须虎豹豪。
谁积熏香东省客,戎衣斜压赫连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度柴关岭》是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同时也蕴含着作者深邃的意境与哲理思考。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的分析:

  1. 作者简介:王士禛,字贻上或渔洋山人,号阮亭、渔洋等,山东新城(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早年科举及第,官至刑部尚书,但最终因不满官场而选择辞官归隐。王士禛工诗善文,尤其擅长写诗,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其论诗创神韵说,为后世诗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

  2. 诗歌原文
    栈中新涨未归槽,百丈柴关水怒号。
    鸟语不闻深箐黑,马蹄直上乱云高。
    天垂洞壑蛟龙蛰,秋老牙须虎豹豪。
    谁积熏香东省客,戎衣斜压赫连刀。

  3.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首联“栈中新涨未归槽,百丈柴关水怒号”通过描述栈道中水位上升的情景,以及柴关处的河水奔腾咆哮,展现了一幅洪水肆虐的自然景象。
  • 动物意象:”鸟语不闻深箐黑,马蹄直上乱云高” 则通过鸟语无声和马蹄疾驰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急迫的氛围。
  • 象征意味:”天垂洞壑蛟龙蛰,秋老牙须虎豹豪” 中的蛟龙、虎豹象征着自然界中潜藏的力量,秋天时它们更为活跃,显示出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面;同时暗示了人事的沉浮与变化无常。
  • 人物形象:“谁积熏香东省客”,这句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过往繁华的回忆或对故人的怀念,而“戎衣斜压赫连刀”则可能指的是一位身穿军装、手持武器的人物形象,暗示了某种军事或政治上的紧张氛围。
  1. 艺术特色
  • 形式结构: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要求诗歌具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严谨的结构美。
  • 语言表达:全诗采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动植物形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受。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平经历有关。作为一名辞官归隐的文人,王士禛在退隐生活中,或许常常面临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因此借助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1. 文化价值
  • 《雨度柴关岭》不仅展示了清代诗歌的艺术成就,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观察与理解。诗中融入的哲学思想、历史典故以及生动的自然描写,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材料。

可以看出《雨度柴关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也是王士禛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审美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