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得沈确士先生寓书

花时卮酒忆休文,八咏拈来坐夜分。
今日开缄秋正杪,半林红树一江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尽得沈确士先生寓书》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关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该诗作于唐宝应元年(762年),是诗人送严武还朝后因徐知道之乱避往梓州期间所写,旨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迷茫的情感

《秋尽》作为七言律诗,其内容深刻而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首联“数日之间秋遂尽,百思无以慰蹉跎”直接描绘了秋天迅速消逝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无奈与惆怅。颔联“园林正好爱不彻,草木已黄情奈何”则进一步通过园林美景与凋零草木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在艺术形式上,《秋尽》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体裁,这种形式本身已经蕴含了丰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诗歌的朗诵更具吸引力。同时,杜甫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运用陶渊明爱菊和袁绍宴客的典故,巧妙地将自己的隐逸生活与现实的漂泊生活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这不仅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秋尽》不仅是杜甫诗歌艺术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以及艺术风格,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