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楼联

恨我晚来游,只落得万柄枯荷,一湖秋水;
问谁能不朽,除非是六朝儿女,百战英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莫愁湖楼联”指的是俞樾创作的一副对联,名为《莫愁湖胜棋楼联》。此联描绘了江南古典名园莫愁湖的美景,以及历史人物和事件。下面将详细分析这一对联:

  1. 创作背景:俞樾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骈文等多个领域,尤以骈文闻名于世。在文学艺术方面,他的书法和绘画也颇有建树。《莫愁湖胜棋楼联》的创作背景是他在晚年居住在苏州时,为苏州紫阳书院撰写的对联。

  2. 主要内容:俞樾的对联以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莫愁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其中“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栖”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莫愁湖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3. 文化价值:作为南京莫愁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胜棋楼不仅是一个下棋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欣赏自然、抒发情感的场所。俞樾的对联不仅美化了胜棋楼的环境,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4. 艺术手法:俞樾在创作对联时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例如,“遗老空闻龙渎语;莫愁好作石城游”中的“龙渎”和“石城”都是南京的地理和文化象征,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5. 社会影响:作为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莫愁湖胜棋楼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莫愁湖胜棋楼联》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件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它不仅展示了俞樾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