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庄即事

掘井深无水,疏泉远隔溪。
堰潴余雨积,碾石压苗低。
酒熟倾桑落,桥成盼柳堤。
斜阳花一路,香草衬归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学庄即事》是清代牛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体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展现了牛焘的才华,更在文化传承与个人情感表达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庄即事》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密切相关。牛焘,字涵万,出生于丽江的一个富有家庭。由于家学渊源及个人兴趣,他不仅精通儒学,还对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其诗作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牛焘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此诗即是这种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

诗中“掘井深无水,疏泉远隔溪”反映了诗人对水资源匮乏的担忧与无奈,同时也隐喻了人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困境与孤独感。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富有深意,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深刻的反思。此外,“酒熟倾桑落,桥成盼柳堤”则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象,牛焘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牛焘的诗作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更在文化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诗作被收录于《丽郡诗征》,这不仅是对他诗歌成就的一种认可,也为后人了解清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牛焘的诗作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面对社会变迁时的心态和情感。

《学庄即事》不仅是牛焘个人艺术追求的产物,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还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情感状态与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人生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