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怀古 其三

昌平山水剩寒藤,木脱千崖见石棱。
当跸绿残烧后石,守陵红点雨中镫。
花宫梵漏催银箭,椒殿星河落玉绳。
夜冷琼华孤岛上,铜仙铅泪几行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都门怀古·其三》是清朝诗人毛澄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毛澄是清代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观为特点。《都门怀古·其三》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在诗中,毛澄通过对昌平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2. 诗歌原文:昌平山水剩寒藤,木脱千崖见石棱。当跸绿残烧后石,守陵红点雨中镫。花宫梵漏催银箭,椒殿星河落玉绳。夜冷琼华孤岛上,铜
  3. 作品赏析:《都门怀古·其三》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毛澄不仅展示了昌平地区的山水之美,也借此抒发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4. 评析与影响:作为清初文人,毛澄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不少关注。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尽管《都门怀古·其三》并非广为人知,但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仍不容忽视。

毛澄的《都门怀古·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