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妻孙夫人

扶病侍灵舆,幸携佳婿佳儿,茶汤手奉,含敛躬亲,只伤心丹药难凭,竟尔仙乡迎孝妇;
方春惊噩耗,倘见先公先母,兰膳如生,清温犹昔,但道我白头无恙,莫教泉壤念衰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诚泳的《挽妻孙夫人》是明代诗人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而方浚师的《挽妻孙夫人》则属于清朝的作品。这两部作品均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妻子的悼念和对其贤德的赞颂。

朱诚泳的《挽妻孙夫人》是明代文人朱诚泳在明朝时期创作的。这首诗通过对妻子孙夫人的深情追忆,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与文化风貌。诗中“瑶池梦断彩云飞,为吊芳魂泪一挥”、“韬略资夫登阃帅,贤明有女拜宫妃”等句子,描绘了妻子生前的美好形象及其卓越的才能和德行。

方浚师的《挽妻孙夫人》则是清朝时期的作品。这首诗同样以悼念亡妻为主题,但通过不同朝代的诗人之手,展示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诗中的“惟馀二品夫人诰,夜夜虹光射九天”等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妻子无尽的敬仰与怀念。

《挽廖母孙夫人》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古代文学中,悼念亡妻的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感情的抒发,更是对家族荣誉、国家尊严以及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孙夫人作为东汉末年孙权之妹,刘备之妻,其一生的经历和贡献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她的去世不仅是家庭的巨大损失,也是国家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朱诚泳的《挽妻孙夫人》和方浚师的《挽妻孙夫人》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们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魅力,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部作品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