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路风波不自难。
绳床聊借一宵安。
鸡鸣风雨晓光寒。
秋草黄迷前日渡,夕阳红入隔江山。
人生何事马蹄间。
浣溪沙 旅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旅情》是清代词人文廷式创作的一首词,以描绘作者在政治道路的险恶与个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为主题。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文廷式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从词作本身来看,《浣溪沙·旅情》上片通过“风波险恶”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不畏艰难、勇于面对现实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因为政治环境的复杂多变常常使得文人墨客感到极大的压力。下片中,“只要有一张小小的绳床,歇歇脚”,则描绘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单追求,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映,反映了作者对于安宁生活的执着追求。
从文学价值方面分析,《浣溪沙·旅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上片中的“夜来风雨声”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风雨声,更借此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下片则用“日暖桑麻光似泼”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逆境中的乐观与坚持。这种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为古典诗词增添了丰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浣溪沙·旅情》不仅是文廷式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研究古代文人心理状态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也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