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春闲居

春风不相负,重到柳堂前。
地暖初萦草,池寒未种莲。
干戈看往事,雨雪入新年。
野外容栖傲,江湖正淼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蚤春闲居》是一首由清朝诗人戈元颖创作的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戈元颖,字长鸣嘉善,擅长诗歌、古文。他的诗作在明末清初时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春风不相负,重到柳堂前:描述春风轻拂,柳树依旧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
  • 地暖初萦草,池寒未种莲:描绘了冬去春来,大地回暖,小草开始生长,池塘尚未种莲的情景,反映了季节的变换。
  • 干戈看往事,雨雪入新年:通过干戈和雨雪的意象,暗示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以及对新一年的期望。
  • 野外容栖傲,江湖正淼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追求。
  1.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
  • 历史与现实的反思:通过对“干戈”和“雨雪”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回忆和对未来和平的期待。
  1. 艺术手法
  • 比喻和象征:如春风和干戈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 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1. 文化背景
  • 清代的文化氛围:清代文人常常关注自然和历史的变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 明朝遗民的情感:戈元颖作为明朝遗民,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1. 读者评价
  • 文学价值的认可:许多学者认为《蚤春闲居》是戈元颖诗歌中的佳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情感共鸣: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通过诗歌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 个人经历:戈元颖的个人经历可能也影响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使他能够在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1. 现代意义
  •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诗人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述,提醒现代人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 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启示人们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认识。

《蚤春闲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是清代文人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