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姚燮诗 其一

三载不见君,见君骨仍瘦。
形体消岁年,岂独裳衣旧?
往岁人中聚,中情两未究。
今与结绸缪,君味真醇酎。
万物日动摇,谁似太行寿?
开门揖太行,苍翠自天构。
尔我复何为,憔悴尘中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姚燮诗·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作者是清朝的孔继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情感和不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孔继鑅,字元瑞,号梦白,清代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孔继鑅的文学作品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其中《赠别姚燮诗·其一》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句解析
  • 三载不见君,见君骨仍瘦。形体消岁年,岂独裳衣旧?:描述了与朋友长时间未见,彼此间的联系虽然减少,但友情依然深厚。
  • 万物日动摇,谁似太行寿?开门揖太行,苍翠自天构。:通过自然界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 尔我复何为,憔悴尘中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1. 文化背景
  • 《赠别姚燮诗·其一》创作于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孔继鑅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1. 艺术特色
  • 《赠别姚燮诗·其一》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这种艺术风格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中显得尤为突出,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孔继鑅作品中的佳作。
  1. 赏析与评论
  • 《赠别姚燮诗·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友情、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感悟。

《赠别姚燮诗·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它还承载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创作背后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