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欲群芳歇,天涯人未归。
风波大江上,星月几时辉。
梦杂浮云幻,心惊去日非。
茫茫身世感,空自说忘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欲群芳歇,天涯人未归。
风波大江上,星月几时辉。
梦杂浮云幻,心惊去日非。
茫茫身世感,空自说忘机。
《风波》是一篇由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
《风波》通过描绘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小说中以“辫子”为线索,围绕辫子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最后写“伊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
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独特性,还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也启发人们思考社会的变革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