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放艇

青山似沐。
深柳含茅屋。
帆影樽前随处绿。
爱傍鸥群同宿。
蒲菰还映平沙。
烟青何处人家。
天外几行归鸟,村前一带桃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澎的《清平乐·放艇》是一首充满山水画意与生活气息的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的首句“青山似沐”便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之美,如同被雨水轻轻抚摸过一般,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紧接着“深柳含茅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柳树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而“茅屋”则是这种宁静生活中的简单而又温暖的存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帆影樽前随处绿”一句,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水面,那随风摇曳的帆船和船上点缀的绿色植物,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相映成趣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帆船和绿色植被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再往后,“爱傍鸥群同宿”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水边的鸥鸟,它们或栖息或飞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生态图景。诗人用“同宿”二字,既指鸥鸟与诗人相伴,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对诗意生活环境的一种向往,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蒲菰还映平沙。烟青何处人家”两句,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空间感。蒲苇和菰蒲在水中显得格外清晰,它们在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上,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而“烟青何处人家”则引导读者去想象那些难以寻觅的村落,这些村落隐藏在朦胧的烟雨之中,仿佛是诗中仙境的一部分。

丁澎的《清平乐·放艇》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感。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这首诗不仅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引发人们对生活、自然以及人生价值的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