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莲和丁飞涛韵

芦渡流觞向翠微,田田叶上彩霞飞。
昭阳第望须同后,虢国风流却并妃。
争似春明寒浸玉,相将浴水露沾衣。
思君独有悲歌客,长啸凭栏看落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并蒂莲和丁飞涛韵》是一首清代诗人丁彦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芦渡流觞向翠微,田田叶上綵霞飞”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站在溪边,看见水面上的荷花如同彩霞般绚烂,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泼。“昭阳第望须同后,虢国风流却并妃”通过对比昭阳宫的繁华与虢国的风雅,展现了两位宫廷女性各自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地位。“争似春明寒浸玉,相将浴水露沾衣”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沐浴在春风中的美丽景色,暗示着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及其情感的交融。“思君独有悲歌客,长啸凭栏看落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深沉思念的情感。
  2. 作品鉴赏:《并蒂莲和丁飞涛韵》作为丁彦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首先,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这种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悠久的传统,且要求诗句对仗工整、韵律协调,体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其次,诗歌内容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物关系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感悟。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用词精准,既展现了诗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 创作背景:丁彦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其创作生涯跨越了明清两代,身处一个社会动荡和文化转型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环境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可能对诗歌的内容产生了影响。例如,他在晚年隐居山林,远离喧嚣,这种生活环境可能使他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抒发和对自然美的感悟,从而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禅意和隐逸的气息。总的来说,《并蒂莲和丁飞涛韵》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丁彦个人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的反映。

《并蒂莲和丁飞涛韵》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丁彦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而且在情感上也传达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