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五月十日 其一

重逢闰五日,澶漫客山东。
郡国戈鋋里,园陵灌莽中。
草穿新垒绿,花隔旧京红。
更忆王符老,飘沦恨不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闰五月十日其一》是清代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闰五日重逢的情景,展现了其对故乡和历史的记忆与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初名绛,字忠清、宁人,别号蒋山佣,晚号石田等。他本籍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后为避战乱迁徙至北方。
  1. 诗歌原文
    重逢闰五日,澶漫客山东。郡国戈鋋里,园陵灌莽中。草穿新垒绿,花隔旧京红。更忆王符老,飘沦恨不同。

  2. 诗歌鉴赏

  • 情景交融: 顾炎武在《闰五月十日其一》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个人经历相结合,通过描绘“澶漫客山东”、“郡国戈鋋里”等意象,表达了一种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 历史典故: “王符”指东汉末年的王符,顾炎武通过提到王符老来抒发个人的悲愤与不遇之感,这种引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艺术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顾炎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感悟。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容:顾炎武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命运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
  • 艺术成就: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示了顾炎武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艺术成就与人生境界。
  1. 历史意义
  • 文化传承:《闰五月十日其一》不仅反映了顾炎武的个人情感,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展。
  • 历史见证:作为文学作品,它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闰五月十日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顾炎武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