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薤露歌

万物迭有化,老死何悲伤。
托体同丘山,永与日月光。
云霞作帏盖,高深为户堂。
虫乌奏竽笙,雨露酌醴浆。
魑魅充我御,仙灵为我宾。
饥渴不复虑,寒暑不见侵。
秦汉知何时,理乱亦弗闻。
虚无本元化,逍遥傃太清。
盘古无葬处,谁复营丘陵。
嬴皇老尸鬼,火入骊山坟。
圣贤会不免,天地终浑沌。
蹙蹙世上人,哀哉徒苦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反薤露歌》是一首反映道家无为思想与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状态的古诗。这首诗由明末诗人顾景星创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循环、生死观念以及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中主题:诗中主要探讨了生死观和对自然的态度。通过描述万物更迭、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超越这些限制的渴望。
  2. 艺术手法:顾景星运用了一系列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其哲理思考。其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语言和比喻,如云霞作帏盖、虫乌奏竽笙等,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同时,诗中也不乏夸张和想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文化背景: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天地人和的哲学思考。在古代中国,道家哲学占据重要地位,倡导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因此,《反薤露歌》中的许多观点都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潮流相契合。
  4. 历史影响:《反薤露歌》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它被后人多次引用和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反薤露歌》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精神遗产,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层思索。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