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学而篇 · 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介绍

《论语》是一本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论语》共分为二十篇,其中第十三篇为《学而》。

在《学而》中,孔子主要谈论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如何做人等问题。他认为学习是一种终身的行为,应该不断追求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他也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认为学习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思考、实践和体验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论语》中的一些章节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的问题,如孝道、忠诚、仁爱、诚信等。《论语》作为一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解

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远(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