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雪月故事短歌十四首 其十 西园公宴

邺中公子敬爱客,飞尽追随共茵席。
丹霞明月照羽觞,良夜高吟戛金石。
游宴差池岁序惊,陈王多暇最关情。
鱼山月似西园好,独向寥天写梵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咏雪月故事短歌十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雪月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雪压竹枝低”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冬日景色,竹枝被积雪压弯,显得十分凄凉。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赋予了人的感情,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萧条。

第二句“风紧天高云影低”则是通过描写风势强劲、天空高远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雪后世界的阴冷与孤寂。这句诗通过对光影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而幽深的冰雪世界之中。

第三句“江树隐行客”则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树木掩映中隐约可见一位行客的身影。这里用“江树”来形容树木高大茂盛,而“隐行客”则是暗示着行客已经离去,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失落与哀愁的氛围。

第四句“玉山须待制”则是借用玉山的意象来表达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这里的“玉山”象征着高耸入云、坚不可摧的山峰,而“须待制”则意味着需要等待时机才能实现抱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又不得不耐心等待的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西园公子名无敌,北阙圣人出谏官”则是通过描绘西园公子和北阙圣人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里的“名无敌”指的是名声显赫、无人能敌,而“出谏官”则是指出言进谏之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大事奔走呼喊的决心和勇气。

《戏咏雪月故事短歌十四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当。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悠长,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