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两版朝慵睡,檐前鹊喜喧坠地。
鹖冠将军来打门,尺书远自中都至。
书来克日报师期,正是高秋誓旅时。
先驱虎旅清江汉,厚集元戎出寿蕲。
伏波威灵天所付,花马军声鬼神怖。
郢中石马频流汗,汉上浮桥敢偷渡。
浃旬风雨洗青冥,璧月今宵出广廷。
老夫洗盏酹尊酒,再拜先占太白星。
中秋日得凤督马公书来报剿寇师期喜而有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刘将孙在中秋节时写给友人凤督的。诗人在诗中以中秋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诗的首句“中秋日得凤督马公书来报剿寇师期喜而有作”,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中秋佳节本是团圆喜庆的日子,然而此时的诗人却因为接到了凤督的书信而心生喜悦。信中报告了剿寇的好消息,让诗人感到欣慰和振奋。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他写道:“何幸逢此辰,不惮千里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凤督的感激之情,他之所以能够收到这样的好消息,是因为得到了凤督的帮助和支持。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病躯方就枕,忽见报书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他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前往战场,只能在家中等待消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他说:“但期虏灭尽,吾辈复相携。”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希望战争能够早日结束,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为国家的未来努力。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的诗歌。它通过中秋节这一特殊背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