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闭塞落后了。”
【另一更浅显译法】
孔子说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道:“有君子住,就不简陋了。”
《论语·子罕篇·第十四章》是《论语》中的一篇文章,出自于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它主要讲述了子贡问孔子关于“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曾参引用了孔子的言论来回答子贡。他首先指出,“夫子之文章”是指孔子的文章和言论。然后,他引述了孔子的言论:“文不在兹乎?夫庸知其年数者寡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不在于这些文字本身,而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因此,我们不必过分关注作者的年龄和生平。
文章中还提到了“吾岂敢望贤哉?” 这句话表明了曾参对于自己的谦逊态度,他不敢奢望成为像孔子那样的伟大人物。同时,这也反映出孔子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追求个人的荣誉和名声。
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