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子罕篇 · 第十五章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另一译法】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诗的音乐[音律]整理出来,使《雅》归《雅》、《颂》归《颂》,各篇各有适当的安置。”

介绍

《论语·子罕篇·第十五章》是一篇记录孔子言行的古文,出自于《论语》。在这篇文言文中,孔子强调了谦虚和谨慎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避免的一些行为。

孔子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他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能够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他引用了一个典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在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四十岁能够不被各种言论所迷惑,五十岁能够理解天命,六十岁能够听到不同意见仍然能保持自己的判断力,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这表明,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一个人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孔子也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避免的一些行为。他指出,人们应该避免骄傲自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等不良品质。他通过一个典故来说明这一点:“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明白道义的重要性,所以能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小人只看重物质利益,因此容易陷入道德沦丧的境地。”这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论语·子罕篇·第十五章》通过孔子的言论向我们传达了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它强调了谦虚和谨慎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避免的一些行为。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解

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雅颂:这是《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雅颂各得其所:诗篇之分雅颂以体制,乐之分雅颂则以音律。正其乐章,如鹿鸣奏于乡饮酒、乡射、燕礼。清庙奏于祀文王、大尝禘、天子养老、两君相见之类。正其乐音,正其音律之错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