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释】:
孔子:人名。自卫反鲁,是说从卫国返回鲁国。乐正,指音乐的治理。雅、颂,两种不同性质的乐曲名称。
【赏析】:
《论语·子罕篇·第十五章》记载了孔子关于古代音乐的观点:“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对于音乐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孔子强调的是音乐的“正”。这里的“正”是指音乐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在古代中国,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通过对音乐的“正”,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良好的品德。
孔子认为“雅”、“颂”两类乐曲应该各自得到其应有的地位。这里的“雅”指的是典雅庄重的音乐,而“颂”则是指赞美神灵的歌曲。这两种音乐在古代社会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雅乐主要用来祭祀神灵、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而颂乐则主要用于宴会、庆典等场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孔子强调从卫返鲁后进行音乐的“正”,使得《雅》、《颂》各安其位。这意味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融合与碰撞之后,音乐的秩序得以恢复,各类乐曲都能得到合适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孔子这段话表达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强调音乐的“正”和“雅”、“颂”的适当安排,旨在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良好的品德。同时,这也体现了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