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1)子罕:春秋时鲁国大夫孔门弟子。

(2)疾病:这里指病重。

(3)使门人为臣:派门人为他的家臣。

(4)无臣而为有臣:没有臣,而有臣仆在身边。

(5)谁欺:向谁说去。谁欺骗我?

(6)且予:而且,再说。

(7)死于道路:死于途中。

【赏析】

本段出自《论语·子罕篇》第十二章。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孔子一生的做人准则,也是他教导学生的做人准则。在这段话里,孔子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以及自己的价值观。

译文:

孔子得了重病。这时,子路派人为孔子做了家臣,孔子问:“仲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子路回答说:“您已经去世,仲由想让您有个家臣照顾您。”孔子听了这话,感慨道:“仲由这个人真是善于伪装啊!他明明没有做我的家臣,却还要装作有家臣,这能欺骗得了谁呢?难道能够欺骗天吗?即使我死了,也不能死在仲由的手下,我要死得像个君子一样。”

赏析:

本段中,孔子以自身的经历告诫学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当一个人处于危难之中时,如果身边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那么这个人就会利用这个时机对周围的人进行欺骗,从而谋取私利。而孔子则是一个诚信之人,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危难而做出这样的事情。因此,当身边的人为他做家臣时,他并不感到高兴,而是觉得这些人是在欺骗他。这也说明了孔子对于诚信的重视。

本段也反映了孔子对于生死的态度。他认为死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坦然面对。然而,在面对死亡时,人们往往会有一些恐惧和不安,这是因为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未知的,也是无法预料的。但孔子却认为,只要我们坚持诚信的原则,就可以从容地面对死亡,不害怕死亡的到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