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夜

今年十七夜,圆月胜三五。
月满不厌迟,弦望自有叙。
譬如繁艳花,春残始开吐。
又如妖冶人,半老斗眉怃。
我为验历头,欣然命俦侣。
新篘絜尊罍,小摘倒筐筥。
酒伴期不来,茫然似失伍。
长须两三人,叹息自相语。
北里考歌钟,黄金充栋宇。
东邻喧鼓吹,钱刀压仓庾。
主人有何乐,懵腾自豪举。
病妇支空床,娇儿卧浅土。
文籍满四壁,饥来不堪煮。
流光照素发,吟虫响空杼。
任彼明月好,岂能变愁绪。
僮言良可听,我兴未能阻。
扪胸自跳𨁝,击撞类臼杵。
天公为解围,晴昊变风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七夜》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钱谦益对人生、时光流逝以及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八月十七夜》的作者是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常熟(今属江苏)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如进士、翰林院编修等。他的诗歌作品广受好评,尤其在明清易代之际,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2. 诗歌原文:《八月十七夜》原文如下: “今年十七夜,圆月胜三五。月满不厌迟,弦望自有叙。 譬如繁艳花,春残始开吐。 又如妖冶人,半老斗眉怃。 我为验历头,欣然命俦侣。新𥬠絜尊罍,小摘倒筐筥。酒伴期不来,茫然似失伍。长须两三人,叹息自相语。北里考歌钟,黄金充栋宇。主人有何乐,懵腾自豪举。病妇支空床,娇儿卧浅土。文籍满四壁,饥来不堪煮。 流光照素发,吟虫响空杼。任彼明月好,岂能变愁绪。僮言良可听,我兴未能阻。扪胸自跳𨁝,击撞类臼杵。天公为解围,晴昊变风雨。”

  3. 诗歌赏析:《八月十七夜》通过对圆月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例如,将“明月”比作“繁艳花”,暗指虽然美好却终将凋零;将人比作“妖冶人”,表达了人到中年的沧桑感。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八月十七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夜晚景色的诗歌,更是钱谦益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