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怀古六首 其二

新莽窃汉箓,遍走媚百神。
刻镂金玉钟,赍赠三茅君。
斗柄难久据,䵷声徒秽闻。
三君笑不顾,骑鹤凌白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茅山怀古六首 其二》是清朝诗人钱谦益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改名受,又改牧甫,晚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同时代词人姜夔关系密切,被时人赞誉为“不减李贺与李白”。钱氏家族世代从事农事耕作,祖辈曾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官场到隐居的转变,最终选择在方皋隐居,过着贫苦的生活。

  2. 诗的原文及注释:诗的全文收录于清人张端的整理版本中,其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和人物背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钱氏通过诗歌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反映了他对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和个人遭遇的关注。

  3. 作品赏析:钱谦益的《茅山怀古六首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蕴含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引发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入思考。

钱谦益的《茅山怀古六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杰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还能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力量,为个人的精神世界增添更多的色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