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浪和上挽词八首 其五

骤雨沈灰劫未穷,长干一夜起岚风。
诸天比岁频垂泣,细雨如丝只为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觉浪和上挽词八首”是清代文学家钱谦益的作品之一,其中《觉浪和上挽词八首 其五》为其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诗中作者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是明代晚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文人,曾官至礼部侍郎等职。他的文学成就颇为卓越,尤其在诗歌领域有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觉浪和上挽词八首·序
    予与浪杖人武林邂逅契在忘言。吴苑暌违迹同交臂。俄闻顺世早巳隔生。
    叹夜壑之负趋。感晨光之未及。

  2. 诗句解析

  • :钱谦益在诗的开头提到了与一位名叫“浪杖人”的人在武林的邂逅以及彼此间深厚的友谊,他们在相遇之时仿佛置身于忘言之境,彼此心照不宣。

  • 吴苑暌违迹同交臂:描述了他离开吴地后,尽管身处异地但仍旧心系故土,形同两腿相交而心却未能同行的无奈。

  • 俄闻顺世早巳隔生: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觉得那些曾经顺遂的生活如今已经相隔甚远。

  • 叹夜壑之负趋:通过“夜壑”这一意象,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

  • 感晨光之未及: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无法把握的遗憾和无力。

  1. 文化背景
  • 武林:古代地名,此处代指杭州一带,钱谦益可能因公务或个人原因频繁来往于此。
  1. 艺术特色
  • 意境: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的深情厚谊,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事的反差,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用词:诗人选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如“吴苑暌违”和“夜壑之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情感表达
  • 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旧日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无奈的复杂情绪。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世沧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哲思.

“觉浪和上挽词八首·其五”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心态和哲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也映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