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殇四十五首 其四十一

征西堂构倚孙枝,琬琰流传述祖诗。
不道容儿先短折,八公草木也凄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殇四十五首·其四十一》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七言长诗,此诗以悼念长孙佛日(又名孙佛日、字重光,小名桂哥)为主题。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钱谦益,明代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著有《牧斋有学集》、《列朝诗集小传》等著作。钱谦益的生平及文学成就均在清代被广泛认可,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特别是在清代,钱谦益的文学地位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其诗作《桂殇四十五首》也被视为清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2. 诗的内容:《桂殇四十五首·其四十一》是一首七言长诗,全诗共四十五首,其中四十一是其中的第一首,主要表达了对长孙佛日早逝的哀思以及对其才华未展的惋惜之情。该诗通过对佛日童年时期的描绘,展现了佛日聪明勤敏的性格特征,并对其成年后的成就寄予厚望。然而,悲剧性地,佛日英年早逝,使得诗中充满了悲伤与哀悼的情感。
  3. 文学风格和技巧:钱谦益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佛日比作“八公草木”,暗示其虽为家族之树却难以承受风雨。此外,诗中还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些技巧,钱谦益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哀思和对友人的怀念。

《桂殇四十五首·其四十一》不仅作为一首个人作品,更是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心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文学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