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二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介绍

《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二章》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属于《论语》的“子张篇”。该章节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于个人修养、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的看法。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强调了以下几点: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并改正它。”)
  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说:“君子能够和谐相处,但他们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小人虽然在一起,但并不和谐。”)
  3.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的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让别人了解。”)
  5.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如果只是用花言巧语来取悦他人,这样的人很难称得上是仁爱之人!”)
  6.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总是忧虑不安。”)
  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做事光明正大,不会拉帮结派;小人则只会拉拢朋友,但不会公开公平地对待他们。”)

这些教诲涵盖了个人品德的提升、人际交往的智慧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知。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教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德原则和社会责任,从而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互动中取得平衡和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