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五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另一译法】

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

介绍


《论语·述而》第25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学问和道德都成熟了;四十岁时不再疑惑不解,五十岁时对自然界的规律有了深刻的理解;六十岁时耳朵能听到一切细微的声音,到七十一岁时就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的范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这里的“十有五”是虚数,“十五”的意思是二十岁。
“三十而立”,指在三岁时就确立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即开始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等生活基础,并且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一些事情。“立”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

注解

文:文献、古籍等。

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