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巢湖

长湖三百里,四望豁江天。
日气来残雨,风樯落晓烟。
环城一水阔,隔岸数峰妍。
南国春花早,游歌半扣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巢湖》是清代诗人于觉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望巢湖》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于觉世,字子先,号赤山,别号铁樵山人,明末清初山东新城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历任归德府推官、巢县知县等职,后因政绩突出被提拔为广东学政和布政使司参议。于觉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官员,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长湖三百里,四望豁江天。日气来残雨,风樯落晓烟。环城一水阔,隔岸数峰妍。
  • 诗意解析: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图景,长湖浩瀚无垠,四周开阔,天空与水面交融,给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感觉。残雨过后,日出时分的湖面上雾气缭绕,风中的帆船轻轻摇曳着升起的烟雾。环抱城市的是一汪宽广的湖水,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显得格外娇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慨巧妙融合,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望巢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长湖三百里”、“环城一水阔”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具体,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
  • 情感表达:此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对于国家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家乡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望巢湖》作为于觉世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借鉴。
  • 文化传播:《望巢湖》流传至今,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影响了无数文人墨客。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首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望巢湖》是于觉世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的一首杰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望巢湖》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不断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