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鹤客兼怀朱朗诣

雀喧鸠闹笑通津,横木为门学隐沦。
名许诗家齐下拜,姓同孺子亦长贫。
风前剪烛尊无酒,雪后班荆道少人。
却忆西陵有羁客,荒鸡何处警霜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陈鹤客兼怀朱朗诣》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钱谦益: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蒙叟、东涧遗老等,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官场上曾历经坎坷,官至礼部侍郎,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革职。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变化无常。
  • 个人经历:钱谦益在南明弘光时期出为礼部尚书,后来在清朝南下时投降,并担任了礼部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明史副总裁等职。他的政治生涯起伏不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1. 诗歌原文
    雀喧鸠闹笑通津,横木为门学隐沦。名许诗家齐下拜,姓同孺子亦长贫。风前剪烛尊无酒,雪后班荆道少人。却忆西陵有羁客,荒鸡何处警霜晨。

  2. 主题思想

  • 友情与孤独:诗中通过描述朋友间的交往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和无奈。
  • 隐逸与现实:诗中的“横木为门学隐沦”和“却忆西陵有羁客”,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赠陈鹤客兼怀朱朗诣》不仅是一首描写友情和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钱谦益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以及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