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阳冢孙念修自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二首 其一

松圆孙子见扶床,执手惊看似我长。
有几故人今宰木,无多世界又沧桑。
何年渍酒浇丘垄,旧日题诗漫草堂。
已悟前尘知影事,临风收却泪千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孟阳冢孙念修自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古诗,创作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这首诗通过描绘孟阳家的子孙念修与友人松圆的相遇和别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之情。

在具体介绍文学作品之前,需要明确您的问题意图:您想了解关于“孟阳冢孙念修自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二首 其一”这首诗的详细信息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孟阳冢孙念修为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二首其一”诗歌内容

李攀龙的《孟阳冢孙念修为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二首其一》是一首描写友情的诗作。诗中描述的是孟阳家的孙儿念修为友松圆前来拜访的情景。孟阳冢孙指的就是孟阳家的子孙,念修是他的字。松圆则是一位友人。诗中通过描绘两人见面的情形以及分别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份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两位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的“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一句,不仅描述了友人的到来,还隐含了诗人在送别时刻的情绪波动。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历史背景

虽然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之间的交往依然频繁,友情和师徒关系在文化传承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李攀龙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而这首《孟阳冢孙念修为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二首其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体现了文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结论

“孟阳冢孙念修为松圆过访口占送别二首其一”不仅是一篇描写友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其艺术美,还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