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感 其六

昔叩于公拜绿章,拟徵楛矢静诸方。
鸱夷灵爽真如在,铜狄灾氛寔告祥。
地戛龙吟翻水窟,天回电笑闪湖光。
残灯仿佛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杂感》其六是明代钱谦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历史变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六)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钱谦益。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1. 作品原文
  •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 这首诗以沉痛的语气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经历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情感和历史沧桑感。
  1. 诗歌赏析
  • 从这首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中的“烟峦如赭水如焚”、“白沙堤下唐时草”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貌,也隐含着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
  • 诗人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描述,展现了西湖在不同朝代的文化影响和自然景观的变化。例如,“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界生物的不变,也暗含了人世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钱谦益的《西湖杂感》之六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世变迁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人性和文化价值的一种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