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孟阳长翰山居题壁代简

三日天都约裹粮,差池燕羽正相望。
却回谢客新游屐,来访卢鸿旧草堂。
长翰山中书数卷,松圆阁外树千章。
到门他日何人记,莫漫题名字几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孟阳长翰山居题壁代简》是明代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及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等,常熟(今属江苏)人。他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及第,曾官至礼部侍郎。然而由于政治变故,他被迫辞官。
  1. 诗歌原文
    三日天都约裹粮,差池燕羽正相望。
    却回谢客新游屐,来访卢鸿旧草堂。
    长翰山中书数卷,松圆阁外树千章。
    到门他日何人记,莫漫题名字几行。

  2. 诗意解析

  • 三日天都约裹粮:描绘了诗人为了前往孟阳长翰山居而特意准备的粮食。“约”暗示了一种约定或计划的意味。
  • 差池燕羽正相望:形容诗人在旅途中偶遇燕子的情景,燕子在空中飞翔,与诗人相遇。“差池”可能指燕子飞行时略显凌乱,而“正相望”则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视觉感受。
  • 却回谢客新游屐:表明尽管有新游的经历,诗人仍选择返回,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告别新的访客或活动。这里的“谢客”意味着拒绝再次迎接新的访客,而“新游屐”指的是刚穿的旅行鞋。
  • 来访卢鸿旧草堂:表达了诗人对于古旧文化的怀念和尊重,卢鸿可能是指唐代著名隐士,其草堂为文人墨客所向往。这里的“旧”强调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价值。
  • 长翰山中书数卷:描述了诗人在长翰山中的读书生活,长翰山可能是一处风景秀美的地方,“书数卷”表明诗人在这里沉浸于学问之中,享受着宁静的学者生活。
  • 松圆阁外树千章:描绘了山中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松树下的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了一个静谧而优美的环境。
  • 到门他日何人记: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担忧,他担心自己在此地留下的痕迹被后人遗忘。“何人记”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名声和评价的淡然态度。
  • 莫漫题名字几行:最后一句是对后来者的忠告,告诫他们不要随意在上面留名,以免破坏这份宁静的自然之美。

《访孟阳长翰山居题壁代简》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在面对人生挑战时的态度和智慧。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能够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