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于潜简昌化方明府

馀杭西去尽山城,攫树奔泉处处生。
双目地形垂乳下,一枝天柱入云平。
溪因碓激春撞势,石与车争荦确声。
借得坡公诗赠汝,乱山深处长官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发于潜简昌化方明府》是一首由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诗。以下是从多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礼部侍郎后因政治变故被革职。他的诗文均工,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多部文集传世。
  • 钱谦益在南明弘光时期出为礼部尚书,后因清朝南下而降清,任礼部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明史副总裁。半年后称疾归里。
  1. 诗歌原文
  • 双目地形垂乳下,一枝天柱入云平。
  • 溪因碓激春撞势,石与车争荦确声。
  1. 主题思想
  • 钱谦益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时代变迁的反思。该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诗中用词精确,意象生动,如“双目地形垂乳下”和“一枝天柱入云平”,展现了诗人精湛的文学技艺。
  •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发于潜简昌化方明府》不仅是一首诗,也是钱谦益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