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八佾篇 · 第十一章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介绍


《论语·八佾篇》第11章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子路问政。子曰:“先里后外。”

“子贡问政于子产”,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也;不患贫而患不安也。”
曾皙歌而舞,则齐景公焉。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子路问政。子曰:‘先里后外’。”

“子贡问政于子产”,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也;不患贫而患不安也。”
曾皙歌而舞,则齐景公焉。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子路问政。子曰:‘先里后

注解

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