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
《八佾》是《礼记·孔子世家》中的一篇文章,记载了周朝贵族的礼仪制度和孔子对这些制度的看法。在文章中提到“八佾舞于庭”,指的是周代贵族举行祭祀或庆典时所使用的盛大仪式。”佾”是一种古代乐舞中的行列单位,由八个舞蹈者组成。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载了孔子的思想、生活和教育实践等。在文章中提到“八佾舞于庭”,反映了周朝贵族阶层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体现了对礼仪和仪式的重要性的重视。
《论语》中的这些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以及礼乐文明的重要性。”八佾舞于庭”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一种特定时期的礼仪规范,也反映了周朝贵族阶层的权力与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一部分。在
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媚:谄媚、巴结、奉承。
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