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闺思集句

欲作家书意万重。
美人千里思何穷。
眼看春尽不相逢。
几处吹笳明月夜,一声肠断绣帷中。
秋波不动簟纹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纱•闺思集句”是明末清初诗人董以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首诗词:

  1. 作者介绍:董以宁,字彦子,号青莲居士、紫阳居士,明代文学家、诗人。他在明末清初有着较高的文学地位,与高启等同时期文人交往密切,其诗作多有流传,尤善五古、七绝、长短句等体,其词风清新自然,富有情韵。

  2. 诗词原文
    欲作家书意万重(戎昱)。
    美人千里思何穷(吴融)。
    眼看春尽不相逢(元稹)。
    几处吹笳明月夜(李益),
    一声肠断绣帷中(宋郊词)。
    秋波不动簟纹融(独孤及)。

  3. 词义解析

  • 《浣溪纱•闺思集句》,全篇共八句,每句均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象。
  • “欲作家书意万重”,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想寄出深情厚意,又担心不能传达全部的思绪。
  • “美人千里思何穷”,形容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绵延不绝,无论相隔多远都难以消减。
  • “眼看春尽不相逢”,描绘了季节更迭、时间流逝的景象,突出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 “几处吹笳明月夜”,暗示着女子独处的孤寂以及月下吹笳的凄凉景象。
  • “一声肠断绣帷中”,则直接点明了女子因思念而心痛至极,如同在锦绣的帷帐之中哀嚎。
  • “秋波不动簟纹融”,用秋天的水波纹和席纹融合的意象来表达女子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 最后一句“秋波不动簟纹融”,则是对前文的总结,秋波如水,簟纹如波,二者相融,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董以宁的《浣溪纱•闺思集句》不仅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