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夜

淡月回廊几处湾。
花阴潜入候双镮。
残灯明灭未曾还。
落绣正窥金约腕,罢妆犹系玉连环。
一重屈戌隔蓬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纱•夜》是清代词人董以宁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诗词原文
    淡月回廊几处湾。
    花阴潜入候双镮。
    残灯明灭未曾还。
    落绣正窥金约腕,罢妆犹系玉连环。
    一重屈戌隔蓬山。

  2. 人物简介
    董以宁(1630-1670),字彦恭,一字彦通,号静惕,又号紫桃居士,明代著名诗人、学者。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对古典文学和哲学有深厚的造诣。董以宁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3. 创作背景:《浣溪纱·夜》是董以宁在夜晚静坐时所作,通过描绘月下花影、残灯未熄等细节,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此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也反映了他在寂静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4. 艺术手法与特色

  • 运用了细腻的意象描绘,如“淡月回廊”、“花阴潜入”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通过对“双镮”、“金约腕”、“玉连环”等物象的描写,增强了词作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使用了平实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使得整首词既具有古典诗词的美感,又不乏现代感。
  1. 赏析与评价:《浣溪纱·夜》是董以宁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都非常丰富。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董以宁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浣溪纱·夜》作为董以宁的一首经典之作,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都非常丰富。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董以宁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