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虞山王石谷

东望停云结暮愁,千林黄叶剑门秋。
最怜霜月怀人夜,鸿雁声中独倚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虞山王石谷”是恽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作品背景、诗人简介、诗词原文与翻译、创作特色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这首诗作创作于清初,即明末清初之际。
  • 作者介绍:恽格,号南田,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擅长画山水和花鸟画。其作品多有传世之作,被后人传颂。
  • 诗作主题:这首诗表达了恽格对友人王石谷的深厚情谊及对其才华的赞美。
  1. 诗人简介
  • 生平经历:恽格生于明末,曾为陈锦所掳,后随父回乡,剃度为僧。但不久后又改画没骨花卉,自成一家。
  • 艺术造诣:他不仅在绘画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工诗,书法学唐褚遂良,诗书画三绝,被后人誉为“三绝”。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东望停云结暮愁,千林黄叶剑门秋。最怜霜月怀人夜,鸿雁声中独倚楼。
  • 译文:站在高处远望,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凝结了黄昏时分的忧愁,千林万树的叶子染上了秋天的色彩,如同一把把金色的剑。在这寂静的夜晚,最让我感伤的是看到那一轮皎洁的月亮和飞翔的鸿雁,它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之情。
  1. 创作特色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情感表达: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怜霜月怀人夜”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这首诗被后人誉为恽派的代表之作,与王石谷的作品一起被世人称道。王石谷曾在诗中赠予恽格:“墨花飞处起”,足见两人之间的友谊深厚。
  • 文化传承:《寄虞山王石谷》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明末清初的重要文学艺术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时期文人交往、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料。

《寄虞山王石谷》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恽格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追求的象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恽格的艺术风格及其时代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友情和艺术的深深眷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