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十七 春暮有感

奈何有梦频惊醒。落花如雨闲阶冷。
憔悴为疼花。凭阑日又斜。
空帘栖薄雾。仿佛凝妆处。
谁料可怜春。新莺唤煞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其十七·春暮有感》是梁清标的一首词,创作于明朝。这首词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带有一丝忧伤的世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品背景:此词作于明朝,具体作者不详。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古代文学中,春暮有感是一种常见的主题,用以表达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哀愁。

  2. 内容分析

  • 首句“奈何有梦频惊醒”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可能是因为频繁的美梦导致的现实觉醒。
  • “落花如雨闲阶冷”描绘了一幅落花满地、环境寒冷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季节的更迭。
  • “憔悴为疼花”则形象地描绘了因春日美景而感到憔悴的形象。
  • “凭阑日又斜”表现了时间无情的推移和黄昏的到来。
  • “空帘栖薄雾”暗示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 最后一句“新莺唤煞人”可能意味着春天的声音(如新莺啼鸣)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使得他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哀伤和怀念。
  1. 艺术特色:梁清标在词中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如“落花”、“新莺”,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画面,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结合。

《菩萨蛮·其十七·春暮有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的经典词作,也是研究古代文人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春天的独特感受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